06
02
2024
金融街学术大讲堂||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成功举办
近日,由金融街商会、中国银河金控、华夏基金、中银理财、恒泰证券、长城财富保险资管、金融街财务公司以及金融街学习中心共同举办的“金融街学术大讲堂——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走进金融街。
吴院长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时隔六年召开非常重要,提出了未来若干年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开放的重点和目标,内容很丰富。他重点从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以及金融强国和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我国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是基于国情和发展目标来建设的,应具有中国特征:一要注重金融的普惠性(普惠金融),二要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此外,金融要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只有通过创新和改革才能完成。
吴院长表示,金融强国就如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样,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金融强国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一是高度市场化特征,因为市场化能够推动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也能使得金融业态和资本业态变得多样。二是法治化特征,法治化是实现金融强国的基石,它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制度的完善决定了投资者的预期。三是国际化特征,具体体现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特别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开放,以及金融本币一定是可自由交易的货币,一定是可自由交易的国际型货币。因此如何去完善人民币的信用,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化和国际化,是金融强国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在这其中,难点是国际化,痛点或者支点是法治化,这两个都非常难。重点是市场化,市场化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展资本市场。”吴院长称,“IPO不是企业ICU的救命钱,目前资本市场当务之急,是要让市场恢复信心,要止住下滑的趋势,可以先暂缓IPO,再进行制度改革。”
他表示,要把资本市场作为枢纽的作用,只强调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是不够的,要改善市场的回报功能,资本市场具有资产或财富管理的功能,还具有激励机制的功能。
来自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等近140名会员单位分管研究、战略、投资等中高管及相关负责人参加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