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2
2022
金融街学术大讲堂|梅德文: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市场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参加了北京金融街商会举办的金融街学术大讲堂,并发表演讲。
在可持续发展机制(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SDM)将要启动、国际民航减排市场机制进入试点阶段以及欧盟可能于2023年推出 “碳关税”的一系列国际背景之下,梅德文秘书长从碳市场的基本原理、中国碳市场的挑战、机遇、现状、具体案例分析以及展望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目前,中国碳市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平均交易价格42.79元/吨。国际市场方面,欧盟碳交易市场2021年全年成交量约100.48亿吨,成交额约5589.97亿欧元,平均交易价格55.6欧元/吨。(注:国内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国际数据来源WIND)
展望中国碳市场,梅德文秘书长认为金融“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理论在碳市场也许同样有效。长期来看,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属性,如果要保持国内的碳中和产业优势和低碳政策独立,则碳价也许会逐步向国际碳市场趋同。
2021年11月,第二十六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召开,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为《巴黎协定》6.4机制,即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在这次会议中已经获得初步的通过。在SDM机制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的CDM项目和签发的CERs的国家,如果CDM能够无缝对接SDM,相当于凭空多出许多全球通用的碳资产,这无疑将为中国取得全球碳定价权创造条件。该机制不但可以串联全球各地的碳市场,极大提高全球总体的减排效率,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碳交易市场。相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需求会暴增。
2016年,国际航空民航组织ICAO提出了一个“国际航空碳抵消及减排机制”即CORSIA,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市场减排机制,它被视为建立国际统一碳市场的一个先期实验。中国如果参与CORSIA计划,所有由中国航空公司往返中国和CORSIA参与国的航班碳排放量将会被纳入CORSIA体系之下,CORSIA的实施运行对CCER以及我国碳市场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应做好碳市场相关改革工作,实现碳市场机制的国际接轨。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交了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议案。这是欧盟碳关税进入立法程序的第一步。11月29日,欧洲议会的国际贸易委员会(INTA)公开了对该议案的《修正意见稿》,预示着碳关税的具体设计可能将发生重要变化。在欧洲议会的环境委员会(ENVI)最新的《立法报告草案》里,过渡期条款的结束日期和征税条款的生效日期都被悄然提前了一年。这意味着从2025年起碳关税就将正式开征,这将会导致我国对外出口的高碳产品成本的上升。
在碳交易套利、SDM机制将要启动、国际民航减排市场机制以及欧盟可能于2023年推出 “碳关税”的背景下,未来国内的碳价可能会与国外逐步趋同,目前欧盟、美国、韩国的碳价都远远高于中国碳价,按照目前价格对比,欧洲度电碳价大约是中国度电碳价的十倍以上,中国碳价必然要打破目前的低估状。也许到2050年前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这可能是“一价定律”、“要素价格趋同理论”等经济规律在碳市场的使然。
最后,梅德文秘书长还与现场嘉宾进一步进行了互动交流,其有深度研究、国际视角的解析赢得现场嘉宾的高度认可。
扫码回看演讲